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信息 » 正文

平时看起来健康 并不代表不会猝死 时尚滚动 南方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30 14:08:34
原标题: 平时看起来健康 并不代表不会猝死


昨天,微博上有条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武汉一位大二男生小军(化名)跑步时突然倒地猝死,校医、120、医院医生连续为他做心肺复苏1万多次,终于将呼吸、心跳已停止两个小时的小军给救了回来。
近年来,“猝死”一词经常出现在青壮年身上,他们中有的是热爱运动的学生、有的是事业成功的老板、有的是演艺圈的明星……这些人平时身体看起来挺好,家人也没有心脏病,自己更没有心血管病史,但为什么就会猝死呢?
青壮年为何
猝死越来越多?
猝死为什么会发生,有没有预兆,平时应当如何预防?昨天,记者采访了市二医院心内科教授张邢伟。
专家介绍,猝死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引发的猝死患者最为多见。“但是年轻人的猝死,跟冠心病的联系不大。”张教授说,会导致年轻人猝死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心肌病,一个是重症心肌炎或爆发性心肌炎。
“先说心肌病,这类人在疾病早期几乎是没有症状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往往以为自己身体健康,就没有在意。”张教授说,心肌病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这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活动后容易气急胸闷。”专家说,如果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征兆,最好到医院排查一下是否是心肌病。检查方法也不难,通过心电图、心超,再结合医生问诊就可确诊。
重症心肌炎和爆发性心肌炎的年轻患者近年来也有增多,张教授提醒,有些患者就是因为生了场感冒才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学生,也是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晕倒的,原因是爆发性心肌炎引发的猝死,后来人救回来了,一问原来最近感冒,自己觉得没问题,就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张教授说。
面对猝死要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在武汉大学生这起事件中,急救及时在挽回患者的生命上起了关键作用。
专家称,心脏骤停1分钟内开始实施急救,成功率一般都在90%以上;1—4分钟之间实施急救,成功率大约在60%左右;4—6分钟之间实施急救,成功率慢慢下降到40%;而6—8分钟急救,成功率只有20%,病人也可能存在脑死亡;10分钟再急救,几乎就不可能成功了。“所以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第一目击者能不能立即开展有效救治措施关系密切。”市急救中心城东急救站站长付卫林说。
据了解,市急救中心平均每个月接到约100个猝死者,但入院之前就抢救成功的仅为5%。
“我们发现,很多病人从发生不适到倒地,旁边的人几乎都不懂急救措施,等120医护人员赶到已超过5分钟,错过了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付卫林说,因此学会正确的急救措施尤为重要。
但有人会说,我没学过心肺复苏怎么办?付卫林建议,那就第一时间拨打120,因为电话接通后,急救中心的调度员也会指导你怎么做,“在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希望施救者不要停止给病人做心肺复苏,你多坚持一分钟,就给病人多了一分生的希望。”
【急救三步骤】
第一步:先呼叫病人,看他有没有反应,如没有反应,就看呼吸。有呼吸的话,5至10秒左右肚子会鼓一下。
第二步:如果判断没有呼吸,马上拨打120。
第三步:打完电话后,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哪个部位?两个乳头连线中间的位置,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位置,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只手上,用手掌根部按压。用多大的力?施救者双肩处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肘部不要弯曲,用自己的体重加力按压,使病人的胸部因被按压而向下凹陷5厘米,频率是1分钟不少于100次。如果施救者是女性,要全力按压,施救者是男性,则要控制力度,免得压断病人肋骨。进行30次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5次。如果不愿做人工呼吸,就坚持做胸外按压,也是有效果的。





关键词:南方网猝死并不代表滚动平时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平时看起来健康 并不代表不会猝死 时尚滚动 南方网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16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