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清明节究竟是几月几号?为何每年都不一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5 12:04:00
导读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节日。在这天天,人们不仅祭奠祖先、缅怀先人,也要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一些细心的读者发现,2023年、2022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5日,而2020年和2021年的清明节却都落在4月4日。这是怎么回事?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节日。在这天天,人们不仅祭奠祖先、缅怀先人,也要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一些细心的读者发现,2023年、2022年的清明节都是45日,而2020年和2021年的清明节却都落在44日。这是怎么回事?

清明节日期到底是几月几号?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史志成解释说,中国的农历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以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或中气,每个节气都有一个特定的时刻,而在公历中,并不固定在某一日期。

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节气的特定时刻也会每年顺延”0.2422天;如此一来,累积4年后几近一天,为修正它,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四年会多出229日一天。

史志成表示,节气时刻的顺延,有时会使得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闰年也会使得节气时间发生改变。当然,不管如何变动,节气的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史志成强调说,中国民间有“四五清明”之说,但千万不要认为清明就固定在45日这一天。事实上,清明在公历中的日期会在44日、45日和46日这三个日子中变动。

清明节由来:原来跟寒食节、上巳节有关

作为清明节重要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代表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就只剩清明节。

统计显示,公元1901年至1943年清明日期为45日或6日;1944年至1975年均为45日;1976年至2000年中,当2月有29日的闰年清明就在44日,其他年份则在5日;而从2008年开始后的20年中,凡逢闰年以及下一年的清明均为44日。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清明节究竟是几月几号?为何每年都不一样?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151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