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体 » 正文

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恒星死亡后会形成黑洞还是超新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5 15:01:22
导读

近日,NASA发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124,并且拍到了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恒星死亡后会形成黑洞还是超新星。

近日,NASA发布了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124,并且拍到了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恒星死亡后会形成黑洞还是超新星。

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由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124。

望远镜的中红外仪器(MIRI)揭示了目前围绕恒星的喷射物质的气体和尘埃星云的块状结构。

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韦伯捕捉:壮观至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这颗位于射手座的恒星正式名称为WR124,质量是太阳的30倍,并且已经脱落了相当于10个太阳质量的物质。

据科学家称,这种转变只发生在一些恒星上,通常是它们爆炸成为超新星之前的最后一步。

周围的星云由已老化的恒星随机喷出的物质和随之而来的湍流中产生的尘埃组成。

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濒临死亡的恒星罕见而短暂的阶段。

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韦伯捕捉:壮观至极!

据了解,恒星从中心开始冷却,它没有足够的热量平衡中心引力,结构上的失衡就使整个星体向中心坍缩,造成外部冷却而红色的层面变热,如果恒星足够大,这些层面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产生超新星。

大质量恒星爆炸时光度可突增到太阳光度的上百亿倍,相当于整个银河系的总光度。

网友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距离我们一万光年的恒星有多少?

宇宙这玩意儿太大了,人类以为自己看的是现场直播,结果是二十四亿年前的录播。

这是行星热聚变爆炸,变成恒星,恒星后期会快速冷却变回行星。

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

我们常常把恒星的主序星阶段结束称为恒星的死亡,实际上这只是它的一个阶段,指的是恒星从形成之后开始氢核聚变,一直到剧变结束,形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等,当其核聚变结束时,就称为恒星死亡了,其实它是进入了另一种阶段,即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乃至黑矮星阶段,其实无论是哪种阶段,都是恒星的一段时期。

质量较小的红矮星,在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会成为黑矮星,但是红矮星的主序星阶段可能会长达千亿万亿年,这是比如今宇宙的年龄还要长得多的时间段,白矮星转变成黑矮星也需要200亿年,所以理论上至今宇宙中也没有一个黑矮星。

像太阳这样的黄矮星,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会成为白矮星,比太阳质量大8倍而小于30倍的恒星,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会成为中子星,大于太阳质量30倍的恒星,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会成为黑洞,再加上黑矮星,这是恒星结束核聚变阶段之后的四种形式。

其实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只是其变化的过程也会非常漫长,当白矮星自身的能量和热量耗尽的时候,它会成为一颗黑矮星,不过这一过程会长达200亿年,中子星和黑洞也会有一样的能量热量等的挥发和消耗,如果只消耗不吸收的话,它们最终也会变成黑矮星,但是时间比白矮星更加漫长,或达千亿万亿年。而如果宇宙大环境不改变的话,黑矮星则会永远存在下去。

无论哪种恒星,到了主序星阶段结束的时候,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物质到宇宙空间中,这些被释放出来的大量的物质,也会有大量的氢氦等元素在里边,当他们凝聚到质量足够大的时候,比如80倍于木星的质量,那么它就会重新点燃内部的氢核聚变,成为一颗新的恒星,所以恒星死亡后抛出的大量物质还是可以重新形成恒星的,宇宙中新老恒星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各种元素。

而恒星死后的主要残骸,比如白矮星和中子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其质量继续增长,它还会变成新恒星吗?比如双星系统中吸收另一颗恒星上的物质,那么它会怎样呢?其实当白矮星自身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时候,它就会发生la型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中子星也一样,质量继续增加的话会成为黑洞,这个数值一般认为是3.2个太阳质量(奥本海默极限)。

恒星死亡后会形成黑洞还是超新星

恒星死亡后最终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三者之一。

想要死亡后变成白矮星,该恒星就必须是中小型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形成星壳和星核两部分,星壳向外抛射出去,星核向内坍缩,如果星核质量不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就会形成白矮星。白矮星在高压下,原子被压碎,电子会脱离轨道变成自由电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大约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下。根据理论推测,白矮星大概占总恒星数的10%左右。

而恒星想要变成中子星,那它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上,30倍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恒星在死亡时发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后内核的质量保持在1.44~3.2倍太阳质量之间,最后在高压下,不仅原子被压碎,原子核也被压碎,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压缩在一起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可以进一步演化。当它的能量量消耗完以后,中子星将变成不发光的黑矮星。白矮星其实也可以变为黑矮星,只是时间比较长,需要200亿年。

下面我们说恒星死亡后的最后一种状态,也是最神秘和未知的状态:黑洞。

想要在死亡后变成黑洞,那该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质量的30倍以上,且爆炸后内核质量在太阳质量的3.2倍以上,这样才能形成神秘而又未知的黑洞。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恒星死亡后会变成什么-恒星死亡后会形成黑洞还是超新星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070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