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增强科技硬实力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4 10:25:13
导读

  增强科技硬实力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本报记者 张 敏 见习记者 刘 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今年9月份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增强科技硬实力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

本报记者 张 敏 见习记者 刘 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今年9月份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球第1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创新排名的提升,就是一个有力的注脚。

  资本市场是我国优秀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聚集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企业陆续上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得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舞台

  6月2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介绍,从行业分布看,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发展到现在46家,上市公司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的动力源。

  从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1日,总计有942家公司成功上市融资,首发募集资金总额约1.1万亿元;其中来自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数量为637家,首发募集资金金额超7778亿元,分别占比约为67.6%、70.7%。

  此外,证监会持续推出创新创业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服务能力,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9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深证数字经济等12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交所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8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至此,包括科创信息、科创生物、科创芯片在内的反映科创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题指数体系即将完成基本覆盖。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关科技创新指数的推出,反映的是我国资本市场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吸引资本和主题基金布局相关赛道,形成良性互动。”

  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成色越发浓重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的速度持续加快。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一个缩影。9月23日,中上协发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央企境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合计1705.38亿元,占境内市场的27.46%;央企公司在科创板的18户上市公司上半年新获得发明专利620项,以占比4.18%的户数贡献了科创板12.92%的新增发明专利量。

  从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A股994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占公司总数(4511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研发投入总额)的比例为22%。其中,有19家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超50亿元。

  “公司近年来强化科技投入和新技术应用,近三年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0%,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亿元。”龙源消息力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重点专项等重大课题,涌现了“潮间带风消息新型单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和工程应用”“大直径嵌岩单桩施工关键技术”等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其中多项技术属于世界首创,引领了全球风消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目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从全球技术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科技创新驱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全球领先,不存在“卡脖子”环节;此外,光伏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完整性和先进性在全球领先,在多晶硅、硅片、消息池片、组件各环节产量排名世界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形成了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在光伏关键原材料及辅料方面,光伏浆料、背板、封装胶膜、光伏玻璃等原辅材料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供应,并批量出口至海外,其中不少产品在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领先优势。

  “2012年上市至今研发投入超130亿元,位居行业榜首。2021年至今,隆基绿能连续11次打破多种光伏消息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持续科技创新投入意义重要,有助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迭代加快。

  海尔集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负责人王晔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据统计,公司的170余项原创科技,大部分变成中国乃至全球的标杆,引发行业持续跟进。截至2022年6月底,海尔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8.3万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3万余项,占比超过63%。海外发明专利1.5万余项,覆盖30个国家。此外,公司连续7次稳居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榜首,累计智慧家庭发明专利20298件。”

  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表示:“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将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群体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抢占硬科技赛道

  世界一流企业长期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他们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创新能力。中国企业依靠规模体量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用强大的核心创新能力来加强基础创新能力、完善系统创新能力。

  龙源消息力是国内新能源发消息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要发挥好行业的引领作用,当前最迫切、最关键的就是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基础装备和科技创新人才三个方面加快实现突破。未来将资源更多地向被“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中,加快解决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高、不能自主可控、受制于人的问题,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王晔向记者表示,海尔集团将在未来三年内研发投入600亿元,聚焦在绿色双碳、安全隐私与合规、专业领域的芯片与操作系统、AIoT/感知与交互、数据生产力五大共性的关键技术方向上,实施核心科技攻关,突破智家大脑、智慧家庭操作系统、工业智能BaaS引擎、直线加速器放疗系统等行业核心技术难题。

  当下,资本进一步向“创新含量高”的硬科技企业汇聚,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这一赛道仍将是热度不减。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科技周期,即新旧技术更迭时期,即: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多重技术协同创新的时代。新时期、新技术的加持下,硬科技领域的创新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这个阶段,将伴随着相关企业的高速成长,具体体现于企业规模和营收层面,以及资本市场估值的成长。从利润回报上来看,也是非常丰厚的。”陈端向记者表示。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近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未来创新要进一步突出原创性,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导,加强对创新的资金扶持,多给予一些时间和空间,同时,科技创新还要兼顾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增强科技硬实力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331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