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日本1995年股票表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0 10:06:47
导读

日本股市:1980年以来的走势图日经指数1970年到去年的走势图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12/14/12/113b72ebf14.jpg美国百年走势图http://bbs.jinku.com/attachments/r/2008-12/93101-1.jpg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

日本股市:1980年以来的走势图

日经指数1970年到去年的走势图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12/14/12/113b72ebf14.jpg美国百年走势图http://bbs.jinku.com/attachments/r/2008-12/93101-1.jpg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

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

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

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

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

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

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

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

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

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

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

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

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

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

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

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

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

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

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

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

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

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

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

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

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

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

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

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

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

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

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

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

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

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

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

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表现

日本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资产全面缩水的背景下,企业负债恶性膨胀,大量倒闭。

1991年前后,负债额在1000万亿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在1万家左右。

1990-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

(2)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大批金融机构破产。

关于泡沫经济破灭对不良资产的影响,日本政府一直讳莫如深,直到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才首次宣布,按照国际通行国际会计标准计算的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已经达到50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1/10以上。

但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个估计偏低,有西方人士认为,到1995年8月,日本银行业未清偿贷款总额已经超过日本GDP总额,而未清偿贷款的1/4是不良资产。

(3)国内消费不振,投资需求减少。

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使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

有关数据显示,占日本GDP60%的个人消费支出以平均每年0.63%的速度持续下降。

(4)通货紧缩、经济衰退;1992-1999年,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均为负增长,年均下降幅度接近1%(1997年除外)。

通货紧缩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居民消费心理恶化,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公共债务危机加重。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中,1992-1994年连续3年出现了零增长。

日本房地产泡沫:东京都一地的地价超过了美国全国地价总和 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60年间,世界房地产领域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波澜,但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再度震惊了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刺激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以及股票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

1985年9月,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五国财长签订了“广场协议”,决定同意美元贬值。

美元贬值后,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更加刺激了房价的上涨。

从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价整整涨了两倍。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开始失去耐心。

他们发现炒股票和炒房地产来钱更快,于是纷纷拿出积蓄进行投机。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

当时,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

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一般工薪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

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

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

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

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无怪乎人们常称这次房地产泡沫是“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战败”,把20世纪90年代视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美国上世纪90年代怎么对待日本的经济

一、日美贸易摩擦战的回顾  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表明内部因素是推动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日本在这场贸易摩擦博弈中铩羽而归,内因是缺少大局观,没有从战略角度处理当时的问题,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封闭的市场模式,“挤占”他国发展空间,严重违背了国际社会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

外因是美国利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对日采取了强硬措施,有人说这是“阴谋”,却没有依据,算是一种推测,但是确实是导致日本经济持续10年衰退与低迷的极其重要因素。

美国似乎扮演了一个不负责任的角色,美国却是在维护本国利益。

1.美国难容日本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

20世纪80年代,日本长期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长快,一片繁荣景象。

由于这种繁荣是以对美欧乃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贸易顺差为代价,这虽不能说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客观上却也抑制他国经济发展,“挤压”了他国发展空间,严重违背了和谐共生的国际社会准则。

相比之下当时美国经济长期受到贸易、财政和消费三大赤字困扰,经济滞胀近10年而难以摆脱。

1987年,美国经济经历“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危机四伏。

随着洛克菲勒总部大楼落入日本人手中,多数媒体评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正面临着与大不列颠相同的命运。

日本方面也有评论家称“21世纪将是日本的世纪”。

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也叹息“冷战结束了,输的是苏联,赢得却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掀起的日本“威胁论”得到了各界广泛认同。

2.美国反复、强烈地要求日本开放封闭市场都无效,最后才采取外部封堵措施,痛下杀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发生摩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双方开展纺织品贸易谈判开始,直至90年代前半期两国政府之间商谈结构性协议,就两国之间经济关系几乎所有领域的议题进行全面磋商。

美方前后提出:要求日本调控进出口增长速度,减少顺差;要求日本废除《大店法》,允许美国商业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要求日本改革固定的、具有排他性的企业合作关系等等。

由于日本对美国式西方经济理念非常熟悉,辩称按照市场经济理念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规则衡量,日本市场非常开放,无可指责。

然而事实是当外国产品和投资进入日本市场时会遇到各种障碍。

这些障碍有些是隐藏在政策实施细则里,直至遇到实际问题,精明的企业才可能意识到“这里存在障碍”,多数外资企业难以觉察;有些障碍是日本行会、商会的一些不成文规定在起作用;更加令人难以应对的障碍是在岛国意识主导下,日本国民价值观非常讲究团结。

民族团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是排斥外来竞争,就是不喜欢购买外国产品。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障碍美国非常恼火,既不能在关贸总协定诉讼日本,又不可能让日本国民洗脑,感到束手无策。

有时美国甚至对日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强迫日本政府让步。

如要求日本汽车出口实行自主限制;要求日本半导体出口设定目标等。

1992年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甚至亲自出马,访问日本,坐镇指挥对日磋商。

每逢这种情况,日本总能巧妙地想出对策,以一些表面让步与美国达成协议。

事后美国政府很快就会发现日本的让步不过是一种象征性意义,对扭转全局不过是“杯水车薪”。

总之,美国对日磋商,尽管软硬兼施,反复施压,可结果收效甚微。

美国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中已经无法收手,恰巧正值冷战结束,美国有能力、也具备条件,可以对日采取强硬政策。

二、日美贸易摩擦战日本失利的外部因素  1.广场协议限制了日本政府调控经济能力。

针对日本贸易从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扩大的顺差和美国贸易严重失衡,逆差占到GDP的6%以上。

1985年美国主导西方五国签字“广场协议”。

五国同意联手干预外汇市场,让高估的美元实现软着陆,以及各国利用财政、金融政策维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此后我们看到日元对美元连续10年升值,从1:240升至l:79,升值幅度67%。

期间日本政府一直坚守广场协议,维护美元地位,明知美元资产在贬值,“黑色星期一”时也不得不指导日本企业大量购买美元资产;1988年明知经济有些过热,却不能收紧银根,结果刺激日本经济过度扩张。

同时由于日元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及升值预期,使得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日本,内外资金大举进攻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疯涨,产生了大量泡沫。

显然遵守广场协议,捆住了日本政府手脚,导致经济有所失控。

2.广场协议堵住了日本经济复苏出路。

广场协议赋予美国政府主导各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走势的权力,而美元相对日元的贬值不仅一直在削弱日本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且还可以隐含有为某种特殊目的服务,达到特殊目的的作用。

前面所述,美国对日谈判解决贸易摩擦问题持续多年没有结果已经无法收手,最终以逼日元升值为手段,在外部堵住日本出口。

人们仔细分析日元汇率走势会发现,1993和1995年分别是日元急剧升值的两个高峰期,而此时日本经济正值战后第12次循环上升周期(1993年10月—1997年5月),经历从谷底爬出、逐步上升、进入繁荣的阶段。

1993年日本...

股票的实际价值该怎么计算呢?

股票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有价值。

从本质上讲,股票仅是一个拥有某一种所有权的凭证。

股票之所以能够有价,是因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东,不但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还享有参与分红与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同理,凭借某一单位数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股票的价格相应的也就越高。

股票市价的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对于股份制公司来说,其每年的每股收益应全部以股利的形式返还给股票持有者,也就是股东,这就是所谓的分红。

当然,在股东大会同意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转为资产的形式继续投资,这就有了所谓的配送股,或者,经股东大会决定,收益暂不做分红,即可以存在每股未分配收益(通常以该国的货币作为单位,如我国就以元作为单位)。

假设,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并且按照约定,全部作为股利给股东分红,则持有者每年都可以凭借手中股权获得每股1元的收益。

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一旦持有,这笔财富将是无限期享有的。

但是,货币并不是黄金,更不是可以使用的实物,其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现实中,货币总是通过与实物的不断交换而增值的。

比如,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1块钱买了块铁矿(投资),花1年时间加工成刀片后以1.1元卖出(资产增值),一年后你就拥有了1.1元的货币,可以买1.1块的铁矿。

也就是说,现在的1元=1年后的1.1元。

换言之,如果你没有将现在的1元货币作出投资,一年后,它仍只有1元,还是只能买1块的铁矿,实际上货币是贬值了。

因此,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

对于股票也一样,虽然每年每股分红都是1元,但是一年后分得的1元股利在现在的价值就会按一定的比率变小,这个比率就是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假设社会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1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约为0.91元,而两年后分红的1元换算成当前的价值就是1/(1+10%)/(1+10%),约为0.83元,注意到,这个地方的每股分红的当前价值是个等比数列,按之前假设,公司长期盈利,每年的每股收益为1元,这些分红的当前价值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这个和是收敛的,收敛于每股分红/(1+社会平均利润率)/(1-1/(1+社会平均利润率))=每股分红/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每年如果分红1元,而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该股票的当前价值就是每股10元,不同的投资者就会以一直10元的价格不断交换手中的股权,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是不会变的。

但是,为什么市场上的股价会不断变化呢?原因很简单,投资者对股票的预期收益不同导致。

比如,A投资者认为股票从下一个年度起,每年的分红会达到1.2元,并且会长期持续,那么,他就愿意花1.2/10%=12元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B投资者没有这样的预期,只要他觉得每年的分红不到1.2元,他自然会很乐意以12元的价格将手中股权转让给B。

再比如,A投资者认为在当前宏观形势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将不会有10%,只会有5%,并且长期保持在5%,即他如果投资铁矿加工,1元钱买的铁矿加工一年后只会以1.05元的价格卖出刀片,那么他不投资铁矿而转而投资股票(长期获利1元)的话,他愿意花1/5%,也就是20元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

或许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了股票价格反而会升高,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了,货币的贬值速度就下降了,而股票价格作为对于未来价值的预期自然就升高了。

因此,股票的价格是公司盈利能力和社会宏观经济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濒临破产的公司股票将一文不值,朝阳产业的股票会一路攀升,通胀预期会助推股价上扬,以上情况都是通过影响上述两个因素而间接影响了股价的。

哪位能介绍一下日本和台湾的股灾

1965年香港股灾是香港股市于1960年代的第一次股灾,主因是广东信托银行挤提事件。

恒生指数在这次股灾跌了四分之一。

随著1960年中华煤气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与九龙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国大陆的三年困难时期,大量新移民涌入,导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楼市出现不健康的繁荣现象。

虽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发廖创兴银行挤提,1个月后董事长廖宝珊受打击因脑溢血猝亡,但由于楼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额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高,然而却隐伏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危机。

自恒生指数于1964年7月31日以100点为基数起,曾于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03.53点,半年内只上升3.53%,已显示出市场的忧虑。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到1月30日因对地产放款过度宣布破产。

而于2月6日,广东信托银行同样发生挤提,不出两天,2月8日宣布全线停业。

当天下午即波及多间华资银行,包括当时最大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等银行,并继续蔓延至远东银行及广安银行,并波及澳门。

香港政府即时安排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无限量出资支持恒生银行、远东银行及永隆银行,渣打银行则支持道亨银行及广安银行。

事件到2月10日暂时平息,广东信托银行最后亦宣布破产。

然而,市面谣言仍然针对恒生银行。

同年4月5日,恒生银行于一天之内失去六分之一的总存款,至4月10日与汇丰达成协议,以5100万港元出售51%股权予汇丰,挤提潮即告平息。

当时全港最大华资银行即变为英资汇丰的附属公司,事后引起各方议论。

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创办的远东银行再次遭到挤提,汇丰应财政司要求,宣布对该行作出无条件支持,直到1969年该行被万国宝通银行收购为止。

1966年9月15日,汇丰根据财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财政困难的有余银行, 由于这次金融风波,恒生指数由1965年1月29日103.53点下跌到11月30日77.95点,跌幅达24.71%。

1967年香港股灾是香港股市于1960年代,继广东信托银行挤提事件出现的另一次股灾。

恒生指数由1965年11月30日77.95点开始回升,1966年2月28日升至85.81点已是当年最高点,市况并无复元之象,之后辗转反覆下跌。

1966年5月中国爆发_,继而于1967年引发六七暴动,令香港市民一时人心惶惶。

加上有谣传指解放军要越过深圳河驱逐英国势力解放香港,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移民潮,大批外藉人仕以至世家子弟均大力抛售股票物业离港,制造大量财富转移。

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宣布停市共10天。

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报58.61点,创出有恒生指数以来最低纪录,由1966年高点计算跌幅31.70%,如计及银行挤提潮之前的跌幅,达43.39%。

由于当年只有香港证券交易所,市场参与者以外藉人仕及所谓高等华人居多,一般普罗市民极少参与,加上年代久远,所以较少人提及。

1973年香港股灾是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亦是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甚至自杀。

多间证券交易所成立 1969年由李福兆先生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

其后两间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交易所先后成立,1971年3月15日由当时的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胡汉辉等倡议的金银证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开业,1972年1月5日由陈普芬等人创办的九龙证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成立,1970年1月20日由新界领袖陈日新创办的亚洲证券交易所在香港注册成立,并计划在1973年2月18日正式开业。

为了阻止更多的证券交易所成立,政府公布《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The Stock Exchange Control Ordinance),重罚经营未经认可的交易所之人士及抑制证券交易所之增加。

至此四会并存的局面形成,并维持至1986年四会合并为止。

可见当年证券及股票市场发展之炽热。

1990年日本发生的一场股灾因其引起的经济衰退期限之长、程度之深而让世人瞠目,它在日本引起的恶性后果可比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

从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有两个极端的表现。

1986年,日本经济走势平稳,由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行业带动,实力逐渐增强,年底经济企划厅宣布又一次景气来临,即为时长达4年之久的"平成景气"。

至80年代末,日本汽车已称霸全世界,日本的产业在西欧、拉美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逼伏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下。

然而1990年的一场股灾几乎将日本几年来的成就全部毁灭。

这次股灾因其引起的经济衰退期限之长、程度之深而让世人瞠目,它在日本引起的恶性后果可比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

? 风云骤起 由于日本经济的强劲长势,这场股灾的来临似乎显得突然。

股灾爆发后一段时间内,人们还一直认为实体经济并没受多大影响,或许其中还有日本业界保密口风很紧的原因,直到爆...

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形成的?详解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

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

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

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

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

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

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

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

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日本大藏省实行了对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措施。

所谓总量控制措施实际上是对不动产融资增长速度的一种直接管制,以此达到将不动产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上的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将其每季度不动产余额,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增长率以下。

同时,日本银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将当年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减少30%;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日本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也于1989年的12%下降到1990年的7.4%,再跌至1991年的2.3%。

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上。

1989年末,日经指数达到高峰后,1990年开始下降,至U1990年4月便由38915日元降至28000日元。

1992年8月跌至14309日元,比1989年下降了63%(见图6)。

1992年7月日本股价降到二战后最低水平,为14000日元。

股价的大幅度下降几乎使日本所有的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都出现了巨额亏损。

图6 日经指数变动情况(1989-1994年) 股价暴跌半年之后,地价也开始大幅度下降。

1990-1991年日本全国地价下跌了46%,使价值为108万亿日元的资产化为泡影。

从1991-1992年住宅土地价格大幅下降,东京跌22%,大阪跌36%,名古屋跌13%。

到1994年东京等地的房地产价格的跌幅都超过50%(见图7)。

至此,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彻底破裂。

图7 日本主要六个城市地价指数变动情况(1988~2000年) 货币政策的突然收缩,挑破泡沫,这是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

从某种意义上讲,1991年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与日本银行突然收紧银根造成日本经济的"硬着陆"有很大关系。

(二)经济泡沫破灭的后果。

"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资产全面缩水的背景下,企业负债恶性膨胀,大量倒闭。

1991年前后,负债额在1000万亿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在1万家左右。

1990-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

(2)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大批金融机构破产。

关于泡沫经济破灭对不良资产的影响,日本政府一直讳莫如深,直到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才首次宣布,按照国际通行国际会计标准计算的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已经达到50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1/10以上。

但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个估计偏低,有西方人士认为,到1995年8月,日本银行业未清偿贷款总额已经超过日本GDP总额,而未清偿贷款的1/4是不良资产。

(3)国内消费不振,投资需求减少。

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使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

有关数据显示,占日本GDP60%的个人消费支出以平均每年0.63%的速度持续下降。

(4)通货紧缩、经济衰退;1992-1999年,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均为负增长,年均下降幅度接近1%(1997年除外)。

通货紧缩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居民消费心理恶化,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公共债务危机加重。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中,1992-1994年连续3年出现了零增长。

总之,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到了长期严重的衰退之中,这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被称为"平成萧条",是二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对日本...

股票,共同基金,债券三个的区别

三者是完全不同: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

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

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2.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3.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

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

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

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

人们对债券不恰当的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

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

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

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

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

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涨势终于被遏止。

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

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

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

泰铢直线下跌。

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

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

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

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

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

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

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

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

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

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

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

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

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

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

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

列举20内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对股市的影响

1、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

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

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

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2、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

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

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

”涨势终于被遏止。

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

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3、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

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

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

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4、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

泰铢直线下跌。

其目的很明确: 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浑水摸鱼,狠捞一笔。

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

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

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今酿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机。

1.危机愈演愈烈 全球联手应对  2008年10月8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的街头交谈。

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实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此举未能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忧虑情绪,当日纽约股市波动剧烈,收盘时三大股指连续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8日采取联合行动同时降低利率,努力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恢复市场信心。

当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

随着危机向南美地区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

墨西哥央行宣布,从该国外汇储备中拿出25亿美元进行拍卖,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持续下跌。

当天,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一度跌至14比1,创历史最低纪录。

在墨西哥央行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后,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长吉列尔莫·奥尔蒂斯说,墨西哥外汇市场6日出现自1995年该国银行业危机以来的最剧烈动荡。

但他同时强调,墨西哥的银行机构仍比较稳固。

墨西哥央行还宣布,如果今后单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比价下跌幅度超过2%,墨西哥央行还将在该交易日再拍卖4亿美元。

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目前约为840亿美元。

此外,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还建议,出台一个总额达530亿比索(约合43亿美元)的紧急计划,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为了遏制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快速贬值的势头,开始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美元。

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来首次采取这种做法。

7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下跌5.09%,跌至2.31比1,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

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预下,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比价略为上涨,为2.29比1。

巴西央行没有公布所拍卖美元的具体数额,但外界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

巴西央行行长梅雷莱...

近几年金融行业在国内怎么样?

金融行业包含银行、证劵、保险这三大块。

因为国家根据之前加入世贸的约定等情况,近几年金融行业各板块逐渐对国际开放。

首先是保险业,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近10年来外资保险公司蜂拥而入的情况。

银行业近几年国家也在整顿整合,完善相关的法律监管,但比起欧美银行业,还有一段路要走。

证劵业就更不用说了,近几年大动作频频,最大的动作莫过于去年底的国务院38号文,对国内贵金属及期货做出了严厉的规范和整顿,依明文的形式作出相关规范,逐步和国际靠拢。

金融业的前景肯定是有的,大家都知道各行业平均收入最高的就是它,但如果个人要从事这一行业的话,就要给自己一个比较高的定位了,要有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免得容易给人取代。

以上是个人小小看法,希望对楼主有用。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日本1995年股票表现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313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