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如何避免成交量指标中的陷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9 12:51:16
导读

解析成交量陷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避免成交量指标中的陷阱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成交量属于技术分析的指标,因而也常被主力做假。但主力做不了缩量的文章,只能做放量的假象。放量的假象,往往出现在主力需要打压建仓和高位出货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主力会在成交量上做以下几个陷阱。1.放量打压进行建仓或震仓

解析成交量陷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避免成交量指标中的陷阱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成交量属于技术分析的指标,因而也常被主力做假。但主力做不了缩量的文章,只能做放量的假象。放量的假象,往往出现在主力需要打压建仓和高位出货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主力会在成交量上做以下几个陷阱。

1.放量打压进行建仓或震仓在大盘走势不好的时候,或者有利空消息出现的时候,主力常常会通过对敲制造放量下跌的股价走势,迫使恐慌性低价筹码抛出,达到低价建仓或震仓的目的。

2.对倒放量进行减仓或出货在大盘走势看好的时候,或者有利好消息出台的时候,主力常常会通过对敲制造放量上涨的股价走势,引诱交易者追高,以达到高价出货的目的。

3.逆市放量引诱跟风当大盘走势不佳时,往往满盘皆绿,部分主力此时则会逆市“走强”,显示自己“强庄股”的风范,吸引跟风者介入。当然,逆市“走强”的个股有的是因为主力在逆市吸筹。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价格处于高位,后者价格处于低位,甚至还没有高过上市首日的价格。

4.利用除权对倒出货当个股出现除权后,如果交易者不进行“后复权”的看盘处理,那么股价将处于“廉价”位置,误导交易者买入;同时,主力则可以利用“填权”的概念进行炒作,通过对倒放量吸引交易者进场承接主力的筹码。

所谓“填权”的概念,是源自大众的错误认知。当股票产生了送股或分红后,该股的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为了使后来买入股票的交易者能获得同等的权益,就必须对股票进行除权的处理(详见《盘面语言》一章中的“复权处理”。

在国外,送股的行为被称为“因股价过高需要拆分”,对持股人而言并不算利好)。这样就导致即使持股人获得了一定的送股或分红,但因为股价被降低了,实质性的收益却没有得到,必须使股价继续上涨后,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收益。

但是很多股票经过多年的运作后,进行了大量的分红或送股行为,即使该股几年后都只有最初的价格水平,但持股人得到的送股、分红的收益却非常可观。看起来该股利润相比其他的股票不算高,但其收益的含金量却大幅增加。

于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股票除权后必然要被“填权”,要不主力不会甘心白得了送股或分红却得不到实质性收益。正如前面所述,很多主力在长期的坐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送股或分红,不一定非要去“填权”才肯收手,但“填权”的概念无疑是其很好的利用手段,在大众一致认为“填权”将要发生的时候,往往却是主力顺势出货的时候。

陷阱一:对倒放量拉升,这是盘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盘口现象

主力利用“量增价升”惯性思维,在拉升的时候采取不断的大手笔对敲,持续的放出大成交量,制造买盘实力强劲,来吸引场外跟风盘的进入,来达到自己趁机出货的目的。

陷阱二:借助利好放量大涨

一般的当个股在分布中报、年报业绩优异的时候,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者有题材出现的时候,主力机构一般都能够提前的掌握好各有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价,一旦利好兑现的时候,利用人们纷纷看好买进时,往往顺势的放量上涨,趁机减仓或者出货,诱骗散户上当。

陷阱三:借助利空大幅的杀跌

这种情况下多数会出现在大盘个股已经持续下跌的时候,一旦出现了利空消息,主力就经常会采取放大利空的效应,利用大手笔的对敲来打压股价,刻意的制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者大幅的杀跌,诱骗心态不稳的散户抛售股票,来达到主力借机快速的收集筹码的目的。当主力在建仓之后进行震仓洗盘的时候,也会采取这种手法的。

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涨

有些股票本身就是跟随大盘同步下跌的,或者逆市抗跌、构筑平台整理,某一天在大势放量下跌,个股都翻绿的时候,而这股却逆势飘红,放量上攻,这相当的吸引眼球,这时候很多投资者就会认为,这股逆势上涨,这股一定是有潜在的利好消息,或者有大量的新资金入驻。于是就大胆的跟进。却没想到这股只有一两天短暂的行情,之后就加速下跌了,导致很多股票在放量上攻当天跟进的人套牢。

陷阱五:缩量跌不深

缩量跌不深,成交量萎缩就意味着抛压在减弱,这属于正常的价量配合关系。然而很多累积升幅巨大的个股主力机构就会利用投资者的这种惯性的思维,利用缩量阴跌方式,缓慢的出货,让在高位套牢的投资者产生缩量不会在深跌的麻痹思想,丧失了警惕性,就错过了及时止损出局的最佳机会,一步步就进了深套的陷阱了。

陷阱六:高送配送出现之后的填权

高送配送出现之后的填权,一般在个股大比例送红股啊、用公积金转送何配股消息公布前,主力通常都会讲股票炒得很高。这时候,一般散户都会有畏高症,不会在高价追高买进,而主则会再进一步拉抬也没有办法吸引到跟风盘。只能等待送红股或者公积金转送的机会了。一旦股票大幅的除权,价位上马上会便宜很多,在去利用填权行情炒作和和散户都喜欢追涨的心理,在除权了之后开始大幅的拉抬股价,造成了大量踊跃买进的假象,这时就会趁机大肆地出货。因此,对于除权的个股必须要复权。让股价波动保持这一种连续性,避免掉入到陷阱。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如何避免成交量指标中的陷阱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281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