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创业 » 正文

“苹果皮”兄弟创业记(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2 09:35:50
导读

  山寨厂商紧随其后   山寨苹果皮与苹果皮520架构相似,也能实现在iPod Touch上通话和短信功能。只不过价格比兄弟俩公布的388元要高出近一倍。  在看过那段69秒的土豆视频之后,想找他们的人,就留下自己的手机、邮箱和电话,称有大量采购。  深圳另一家注册于2002年8月的同名公司的网站,访问量在7月16日后突然暴增。8月20日,当南方周末记者拨通网站上公布的手机号时,不等开口,对方直接说,找衍生吗?这里不是!怒气冲

  山寨厂商紧随其后


  " 山寨苹果皮与“苹果皮520”架构相似,也能实现在iPod Touch上通话和短信功能。只不过价格比兄弟俩公布的388元要高出近一倍。"


  在看过那段69秒的土豆视频之后,想找他们的人,就留下自己的手机、邮箱和电话,称“有大量采购”。


  深圳另一家注册于2002年8月的同名公司的网站,访问量在7月16日后突然暴增。8月20日,当南方周末记者拨通网站上公布的手机号时,不等开口,对方直接说,“找衍生吗?这里不是!”怒气冲冲地挂了电话。


  而在兄弟俩建立的官方论坛上,“皮粉”们——一个全新的粉丝团——迅速诞生。一个注册名为王二的网友嫌官方设计的苹果皮标志不够好,在论坛上公布了他设计的新方案。其中一个,将苹果标志残缺的哪一块补了上去。


  铁杆“皮粉”自称,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论坛有无最新消息。交流群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问候语是:谁知道什么时候出货?


  一些手机网站也主动找到他们,称可以帮其评测,请其快寄样机。对“草根电子产品”来说,向各大垂直电子网站“送检”,然后发表使用体验,这是最廉价也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兄弟俩求之不得。


  8月5日,垂直电子网站的编辑们在试用了这款“苹果皮”之后,“感觉不错”,“Touch瞬间变iPhone”的体验帖被各电子网站放到了显眼位置。


  然而,让兄弟俩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的视频挂出半个月后,一款名为Tphone的同类产品,出现在了中关村和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上。


  这款产品选用了质感更好的磨砂硬壳,中关村在线发布的评测报告显示,山寨苹果皮与“苹果皮520”架构相似,也能实现在iPod Touch上通话和短信功能。只不过价格比兄弟俩公布的388元要高出近一倍。


  兄弟俩这时才意识到,他们最有竞争力的,其实是这个创意。当他们将这个创意曝光之后,强大的山寨厂商们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与他们相比,这些山寨厂的实力无疑更强,它们有动辄上千万的资本和研发团队,同时还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渠道。以往,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产品,十天半个月之后,在深圳华强北几乎都能找到“水货”版本。这些山寨厂商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极强,而且速度很快。


  而他们如果要实现批量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钱——而这正是他们缺的。8月初,北京的一家风投曾经主动找到兄弟俩,询问技术细节,但后来也没了下文。


  做一台“苹果皮”,至少需要找5家代工厂,包括电池、主板、通讯、外壳、组装等环节。眼下十一临近,正是手机生产高峰,有实力的代工厂并不好找。潘磊粗略估计了下,如果真正运作起来,投入至少要五六百万——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他们从开始就忽略的问题,此刻出现了——“苹果皮”是否侵犯了苹果的权利?他们咨询了五个律师,但没有一个律师能告诉他们明确的答案。


  他们想过申请技术专利,但咨询过一圈之后,兄弟俩决定放弃。一是不知这个技术能不能申请“技术专利”;二是审批时间大概需要一年——等批文下来,他们的产品也早已被“山寨”打败。


  从开始到现在,兄弟俩投入了近10万元,父母支持了4万,其余都是哥哥潘磊的积蓄。他们曾打算先卖一部分产品,赚回钱后再投入生产另一批。


  7月底,他们找了一家小厂,订购了200个。然而,初出茅庐的他们没想到的是,当这200个产品运到家之后,才发现,能用的只有60多个。


  原本在淘宝上挂出去的销售信息,被临时下架。一些人开始在论坛内大骂他们是骗子。


  “前有狼,后有虎,还要与狼共舞”


  兄弟俩其实非常清楚,他们鼓捣出的这个东西如此受追捧是沾了苹果的光,但并不受苹果待见。因为他们“有可能打乱苹果的产品和价格体系”。


  8月23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苹果公司中国总部,但并没有得到对方的答复。就在一个月前,苹果发布了其2010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26日的第三财季期间,苹果共出售了327万部iPad平板电脑、840万部iPhone手机和941万部iPod音乐播放器。


  曾经有媒体爆出,兄弟俩意欲归顺苹果。“这怎么可能?”哥哥潘磊反驳,“乔布斯推出iPod Touch,就没想到要将它变成iPhone,在他看来,我们不过是干了件画蛇添足的事。”


  他们也知道,一旦量产,他们不但会得罪苹果,还会得罪iPhone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中国联通。


  目前购买一台中国联通行货iPhone 3GS 8G版需要大约5000元,最低月使用费超过200元;而以“苹果皮+Touch”组合而成的“iPhone”,花费不过2000多。对想用iPhone却又嫌贵的用户来说,后者是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实际上,他们的产品已经引起了联通的注意。潘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8月初,一位自称是联通员工的人在QQ上和他们商量,愿意与他们合作,但前提是,苹果皮里能否只用联通的卡?兄弟俩无法核实对方身份,对条件也不满意,最终不了了之。


  “我们预计是9月份出货。”潘磊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将“果皮”改成了硬壳,不但更薄,手感和稳定性都更好,但他随即又自嘲说:“10月份,我可能就坐牢去了。”


  他已经找到了两家代工厂,对方同意先帮其垫钱,但要求让利更高。他和弟弟表示,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前有狼,后有虎,还要与狼共舞”。


  实际上,除了Tphone之外,中国通信设备与终端厂商中兴通讯近期也推出了一款苹果iPod Touch的外设装置“peel”。这款产品是中兴为美国运营商sprint定制的CDMA产品。根据网上已曝光的照片,这款中文意译为“果皮”的产品思 路与潘氏兄弟研发的“苹果皮”类似,中兴通讯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一产品支持3G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目前正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进行审核,具体上 市时间未定。


  8月21日,一直不敢以真面示人的“潘氏兄弟”,先后接受了来自美国、法国和香港等地的五家媒体采访。哥哥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外界知道,“苹果皮是我弟弟做出来的,不是山寨做出来的”。


  但他们将采访地点却选择在了距离深圳几十公里的虎门。拍照时,也区别对待:外媒可以用正面,大陆媒体只能用背影。


  声音很细的哥哥解释道,“如果与我们合作的山寨厂商看到报道,影响会很不好。”在他看来,外媒采访,“国内人就很难知道”。


  为了保护弟弟,这个将为人父的25岁男孩,将工商注册以及所有对外公开的资料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如果苹果真告我们,我也认了,只希望不要伤害我弟弟。”


  潘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弟弟潘泳还有很多奇思妙想,只是现在“不便透露”。他的下一个产品,一定也会引来轰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将不会再与苹果相关”。


  8月24日,潘磊踏上了回信阳的火车,过了预产期的妻子正等他回去。而他的心里,却还牵挂着“苹果皮”,从开始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从中赚回一分钱。而山寨产品,却已经开卖。

上一页


  相关新闻:裹上“苹果皮”iTouch变身iPhone(图)

       “苹果皮”现身 售价700元

       苹果皮之父:希望得到苹果认可

       称技术含量太低 苹果商不屑"苹果皮"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苹果皮”兄弟创业记(二)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27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