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创业 » 正文

另类养猪经:反市场而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2 09:35:02
导读

  17年前,31岁的陈栋铭打算开始养猪事业,为了阻止儿子干这件最低等的事,气急败坏的父亲登报跟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17年后,现在的陈栋铭养猪养出了几亿元身价。并且还把养猪和教育投资扯到了一块,最大化地规避了市场风险,拓宽了发展空间。  虽然如今的他靠着养猪座上亿万富翁的宝座,但赚了亏,亏了赚,伴随着抛物线似的猪肉价格波动,陈栋铭也经历了一场悲喜交加的人生。而正是在这悲喜中,陈栋铭摸索出了反市场而动的

  17年前,31岁的陈栋铭打算开始养猪事业,为了阻止儿子干这件“最低等”的事,气急败坏的父亲登报跟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17年后,现在的陈栋铭养猪养出了几亿元身价。并且还把养猪和教育投资扯到了一块,最大化地规避了市场风险,拓宽了发展空间。


  虽然如今的他靠着养猪座上亿万富翁的宝座,但赚了亏,亏了赚,伴随着抛物线似的猪肉价格波动,陈栋铭也经历了一场悲喜交加的人生。而正是在这悲喜中,陈栋铭摸索出了“反市场而动”的养殖规律。


  看好养猪业


  在养猪之前,陈栋铭在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开着一家五金公司。


  推销农机产品过程中,陈栋铭动了养猪的念头。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父亲。“老爸当时说,养猪是最底层的人才干的事,怎么能去做这个?”作为知识分子,父亲认为儿子的选择是一种倒退,但陈栋铭却很坚持。


  “当时我们做农机经常接触到国外的一些信息,我觉得农业规模化是个趋势。”如今,果真如陈栋铭所料,国家对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


  “我们引进的丹麦设备有财政补贴,我们的种猪也有财政补贴,我们贷款,银行的利息也很优惠。”陈栋铭喜滋滋地说:“跟1994年那会真没法比了。”


  “反市场而动”


  最终让陈栋铭下定决心养猪的,是1994年从每斤2.8元涨到每斤5.2元的猪肉价格。


  看到猪价噌噌噌地上涨,陈栋铭再也坐不住了,一下子投进了300万元。谁知,那一年看到猪价上涨、兴奋地投钱买母猪的除了陈栋铭,还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仅仅3个月,陈栋铭傻眼了。


  “价格掉下来了,猪也生病了。我管理又没经验,快过年时工人全跑光了。结果年三十母猪要生小猪,找不到一个工人,我只好亲自到猪圈接生。”


  3个月亏了15万元。陈栋铭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发誓要扳回来。


  坚持了一年,到了1996年,猪价一下子涨到每斤6元,陈栋铭的好日子终于来了。那一年,陈栋铭不但填补了过去的亏空,还小赚了一笔。


  令他开心的是,父亲看到了养猪场的红火,也渐渐认可了他的生意。


  第一次进养猪场时,陈父没换防护服,“谁知到了晚上七八点,老爸白天走过的路线上的猪开始发病,一下子死了一千多头。”那年,陈栋铭又亏了。


  陈父心疼极了,深刻地认识到了养猪这件“最低等”的活计中的“技术含量”.而从这件事,陈栋铭更加深了对养殖业的认识。


  “我们甚至发现,每当地瓜收获的季节,猪价就会上涨,因为那时农民有很多地瓜可以喂猪。等到地瓜吃完了,大家纷纷卖猪,猪价就会回落。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但猪价受到市场、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很大。”陈栋铭总结道。


  赚了亏,亏了赚,伴随着抛物线似的猪肉价格波动,陈栋铭也经历着悲喜交加的人生。而正是在这悲喜中,陈栋铭摸索出了“反市场而动”的养殖规律。


  他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每个月都要搞3到5次数据分析,如果发现新母猪多了,陈栋铭就会马上淘汰老母猪。等到别人的母猪进入“冬季”了,他则开始准备一些新的母猪,以此来避开产猪的高峰期。


  到了2007年,不少养殖户觉着养猪钱难赚,纷纷把母猪杀掉卖掉。这一年猪肉的价格一下子从每斤4元多涨到了10多元,反市场而行的陈栋铭说自己“真是发了大财”.


  “2009年是一轮养猪热,人家是大规模地进母猪,但我们则是大规模地淘汰一些老龄的,或者生产状况不好的母猪。同时我们抓内部效率,引进丹麦的生产线,过去养1万头猪要20-23人,如今养两万头猪也只要5-10人。今年大家都不动了,我们则大批量引进母猪,初步计划要引进1000头。对于价格涨跌,我们已基本上能够合理规避风险了。”陈栋铭说。


  2009年,陈栋铭的猪卖了1个多亿。


  从养猪业延伸


  除了猪价的波动,渠道也是个问题。随着养猪规模扩大,有时候很难控制市场需求量,碰到哪天中间商没有按计划消化掉猪肉,剩下的就得浪费。


  陈栋铭于是想到了密集型餐饮,例如学校食堂。


  2001年,恰好诸暨市湄池中学改建,资金不足。陈栋铭获悉,立即表示愿意出资承包后勤项目建设,但要求获得后勤项目的经营权。


  陈栋铭提出由茂阳农发来承包食堂,除了养猪,还把生产链扩张到蔬菜种植以及水产加工等领域。这样一来,茂阳承包食堂的原料全部出自自己的农场和牧场,万一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由茂阳负全责。


  “我们当时提出,要严把食品质量关。在讨论时就说,茂阳做得好了就是往杭州走,因为杭州被称为‘天堂'';做得不好就是往乔司去,乔司是着名的劳改监狱。我们把这件事提到了天堂、地狱的高度。”


  茂阳农发获得了湄池中学食堂和宿舍30年的经营管理权,这一年,陈栋铭还成立了教育投资公司,养猪就这样跟教育投资挂上了钩。


  目前,由茂阳农发承包食堂的学校已有20多家,每天至少有9万名学生就餐。2009年,浙江茂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多元。


  这样一个稳固的消费群体成为茂阳农发绝佳的市场调节器。根据市场肉价、菜价的涨跌和需求量的起落,茂阳农发通过调整食堂菜谱来规避风险。


  接下来,茂阳农发还打算开拓企业食堂的外包或食物原料的供应。“以诸暨市为例,至少有50亿元的空间,市场很大。”陈栋铭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29日,茂阳农发投资3500万元的绿园农贸市场开业。这家4星级农贸市场占地5200平方米,开业两个月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2000-3000人左右,春节前的高峰期则达到每天5000人,最高时超过10000人,这大大超出陈栋铭的预计。


  “假如一个农贸市场一年能做1个亿的营业额,开10家就有10个亿。搞农业,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发展越顺。”陈栋铭给记者算账,“例如养猪,一般散户或小规模农场按去年的成本每头猪需要1170元左右,而我们则可以做到1070-1080元。而且我们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7%,大大超过他们的90%.这样下来,我们一头猪税后可以净赚60元。”


  接下来他还将创立一个连锁终端品牌--在小区开出茂阳农牧产品专卖店,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环保的绿色蔬菜和肉类。

  相关文章:农民创业者:把饺子当钻戒卖

       烧烤小伙白手起家 2年成酒店老总

       一位普通农民辗转半个地球的生意经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另类养猪经:反市场而动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268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