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物联网 » 正文

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暴涨10倍 资本“闻风”而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7 10:05:55
导读

今日数据显示,当天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0.25万元/吨至57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当天现货市场最高报价达到57.8万元/吨。  同时,现阶段已进入四季度传统旺季,碳酸锂需求在进一步增加,但供应却有所减少。在价格上涨已成趋势的背景下,有市场人士认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升至60万元/吨。  面对新风口,新能源产业

今日数据显示,当天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0.25万元/吨至57万元/吨,续创历史新高,当天现货市场最高报价达到57.8万元/吨。
   同时,现阶段已进入四季度传统旺季,碳酸锂需求在进一步增加,但供应却有所减少。在价格上涨已成趋势的背景下,有市场人士认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升至60万元/吨。
   面对新风口,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和各路资本都已“闻风”而动,各路战略合作层出不穷,也催生出“废料换原料”的新型商业模式。
   1、电池厂、整车厂联手材料企业或回收企业:9月25日,蜂巢能源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和中伟新材控股子公司贵州中伟合资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资源在江西上饶正式启动。
   5月和7月,宝马、LG新能源相继与华友钴业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领域达成了深度合作。其中宝马将与华友钴业子公司华友循环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将在中国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废旧电池的来源为LG新能源的南京电池厂。
   10月26日,孚能科技与振华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电池材料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在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方面,双方将共同加强在回收废料和废旧电池领域的合作,且已于2022年7月份签订回收合同,通过振华新材参股公司实现三元正极材料金属的回收,再加工成三元正极材料循环利用。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近期又逐渐兴起了“废料换原料”的全新行业模式,即回收企业以协议方式定向收取电池厂、材料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在提取其中的镍、钴、锂等金属后,生产出电池级镍、钴硫酸盐及锂盐,再返还给电池厂、材料厂。
   且这种模式在2021年就已经有头部回收企业和电池企业投入实施了。2021年8月,格林美便与亿纬锂能签署了 1万吨回收镍产品定向循环合作备忘录。
   2022年,格林美继续扩大该商业模式的合作伙伴,相继与容百科技、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约定以定向回收废料的方式,向各企业返还电池级产成品。
   此外,光华科技与天津力神,天奇股份与泾河陕煤研究院、星恒电源也签有类似的废料换原料协议。
   2、原材料企业自己干回收: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卫蓝新能源于今年8月合资成立了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天齐创锂与卫蓝新能源持股比例分别是58.50%、41.50%。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天赐材料在今年5月和7月曾发布两次扩产公告,其中均包括10万吨铁锂电池回收项目;在更早之前的2021年8月3日,天赐材料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0万吨磷酸铁及5万吨磷酸铁锂回收,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
   赣锋锂业今年1月成立了赣州赣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扩大在废旧电池领域的布局。其子公司循环科技已形成退役锂电池拆解及金属综合回收3.4万吨/年的回收处理能力。未来,赣锋锂业将建立每年可回收10万吨退役锂电池的大型综合设施。
   3、企业跨界入局回收:国内工程机械头部企业三一重工5月26日与巴特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就电池银行、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等业务展开长期合作,共建动力电池回收网络。
   超频三1月通过收购个旧圣比和,入局电池回收和正极材料领域。
   回收企业频获融资
   据维科网锂电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今,已有超过11 家电池回收企业获得融资,包括常青新能源、顺华锂业、恒创睿能、赛德美等,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回收渠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顺华锂业年内获得了三轮融资,10月31日最新的A+轮融资由五矿创投、江苏国信领投,蜂巢能源直投,还获得了其他多家知名机构的跟投。
   恒创睿能和金晟新能在年内均获得了两轮融资。其中,恒创睿能2020年同时获批“梯次利用白名单”“再生利用白名单”资质,客户已覆盖比亚迪、欣旺达、SKI等电池厂商,以及广汽、一汽、北汽等主机厂,同时还进入了苹果等国际企业的供应链。
   金晟新能已获批工信部“白名单”,已进入华友钴业、中伟、LG化学、宁德时代等国内头部锂电企业供应体系。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原标题: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暴涨10倍!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暴涨10倍 资本“闻风”而动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8212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