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天问一号”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揭示火星浅表结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7 12:20:42
导读

9 月 27 日消息,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开启巡视探测工作。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获得的科学数据,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

9 月 27 日消息,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开启巡视探测工作。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获得的科学数据,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区域为乌托邦平原南部,雷达频带较宽,其实际最大探测深度达 80 米。乌托邦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曾经可能是一个古海洋,预示着火星早期可能存在过宜居环境。详细的火星地下结构和物性信息是研究火星地质及其宜居环境演化的关键依据,是火星探测的重要内容。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对前 113 个火星日、探测长度达 1171 米的“祝融号”火星车低频雷达数据展开了深入分析,获得了浅表 80 米之上的高精度结构分层图像和地层物性信息,发现该区域数米厚的火壤层之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层序,可能反映了约 35 亿-32 亿年以来多期次与水活动相关的火表改造过程。此外,“祝融号”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测乌托邦平原南部现今是否存在地下水 / 冰。低频雷达成像结果显示,0-80 米深度范围内反射信号强度稳定,介质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排除了巡视路径下方含有富水层的可能性。热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液态水、硫酸盐或碳酸盐卤水难以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地下 100 米之内稳定存在,但目前无法排除盐冰存在的可能性。

相关研究结果于 9 月 26 日晚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文/IT之家)
免责声明
• 
本文“天问一号”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揭示火星浅表结构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768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