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物联网 » 正文

用智能感知未来,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3800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1 18:49:09
导读

  传感器作为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近年来,产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而智能传感器作为信息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成为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  智能传感器的优势特点?  智能传感器具高精度、成本低、功能多样化、自动化强等特点,能够及时精准确地将外界的各种信息转换为可测量、

  传感器作为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近年来,产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而智能传感器作为信息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成为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
   智能传感器的优势特点?
   智能传感器具高精度、成本低、功能多样化、自动化强等特点,能够及时精准确地将外界的各种信息转换为可测量、可计算的电信号。
   同时,智能传感器还是物联网发展的垫脚石,可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机器和手机导航等,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传感器制造主要分为MEMS、CMOS两种主要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感知层,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
   传感器市场规模突增
   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球对智能传感器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606.3亿美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58.1亿美元,占总体规模的22.3%。
   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杨旭东近日表示,智能传感器市产业发展迎来巨大历史机遇,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
   政策支持是关键助推器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陆续推出智能传感器专项政策支持,助力智能传感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8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我国成立了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联合传感器上下游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开发,组建了智能传感器联合实验室,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计划提出,突破智能感知、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关键共性技术,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通用化的物联网感知终端供给能力。
   2021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物联网及智能传感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
   2022年6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实现翻番。建设一条兼具量产能力的MEMS中试线,为高端MEMS传感器企业提供定制化、规模化加工服务,构建涵盖研发、中试及规模生产的完整MEMS产品技术创新链。
   智能传感器是“中国制造”实现“中国智造”的关键利器,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传感器产业的主流形态。为加快推动我国智能传感器发展,需进一步健全智能传感器生态体系,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化应用。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用智能感知未来,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3800亿元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7166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