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工业互联网迈向新格局,平台企业需给出“中国方案” 工业互联网 浪潮云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2 11:29:48
导读

消息如果要选出近几年国家层面上最火的词语,“工业互联网”算是一个。2018年至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要求。2022年最新任务便是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命题,在全球范围内,德、美、中都持续

消息如果要选出近几年国家层面上最火的词语,“工业互联网”算是一个。

2018年至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要求。2022年最新任务便是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命题,在全球范围内,德、美、中都持续耕耘在这个独角兽角力场。

从美国通用电气(GE)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德国西门子、博世纷纷推出工业互联网方案,再到中国BAT、华为、三一重工、浪潮等企业纷纷入局,东西方工业互联网发展逐渐迈向新格局,甚至出现“逆转”的态势。

“没有原始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也应该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产业增加值规模再创新高,中国工业互联网迈向新格局

中国工业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据信通院的数据,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5.7%、47.3%。初步统计在2020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约为3.1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约为47.9%。

后疫情时代,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向新格局。

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8435.8亿美元,同比减少0.5%,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增速由正转负。GDP的负增长,全球供应链系统的混乱,让此前互联网发展较为领先的欧美国家和区域面临负增长的难题。而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有望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的主要动力。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造企业的需求、资本的利好、政策的鼓励使得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仍健康发展、持续向好。

自2020年起,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大额融资不断。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共计发生135起融资事件,融资总规模达200亿元,约为2019年融资规模的3倍。

另据大东时代智库(TD)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3日,获得投资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数量超过200家,融资金额超过300亿元。

在近两年获得融资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中,不乏融资规模超过或接近亿元的企业。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当属航天云网、卡奥斯物联、浪潮云、忽米网、蓝卓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单笔融资额均突破亿元,最高达26.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已连续三年⼊选国家“双跨”平台的浪潮云洲走出了不太一样的道路——着力打造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率先布局“一带一路”。

落地重庆的云江智联,作为浪潮云洲⾛向“⼀带⼀路”沿线及成渝地区的窗⼝,肩负着打造浪潮云洲“⼀带⼀路”⼯业互联⽹总部暨全球技术创新中⼼的重任,致力于成为中国智造的“工业智囊”。

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初具规模,“5G﹢工业互联网”叠加赋能效应凸显,应用深入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再创新高,突破4万亿元。

进入“十四五”后,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广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落地和应用。作为首个数字经济五年计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10%。这意味着,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春天到了。

中国工业互联网仍面临四大痛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春天,还是个初春。随着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根据浪潮工业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和OFweek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工业智能激活可持续创新源动力——一带一路工业互联网新发展格局白皮书》,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仍面临以下四大痛点:

第一,设备标准不统⼀,数据互联互通难度⼤。

工业互联⽹的构建需要实现工业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但我国制造业门类多,企业数量庞大,企业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制造的工业生产设备类型多样、品牌不同、标准不⼀,按照统⼀标准采集数据面临极大挑战。一条产线往往涉及几十种不同的设备协议,协议之间的兼容性差、第三方解析能力弱,各类工业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增⼤了平台对设备的控制难度。

第二,前期投资成本高,中小企业入局意愿低。

⼀直以来,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内网建设滞后,设备联网率低,但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要求是要有完善的企业内网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工业设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大工业设备数字化改造、数据联网、传感器以及传输标识方面的投⼊力度。但建设成本过高,中小企业将难以承受。以传感器为例,目前市场上的传感器价格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加上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布局,将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成本负担。我国制造类中小企业低价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对成本具有高敏感性。同时,工业互联网投⼊产出效益尚不明确,多数中小企业认为开展工业互联网的性价比低,参与意愿普遍较低,给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应用带来较大阻碍。

第三,数据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数据的生产流程的全部环节,会将企业的内部产线、工厂、内部信息等全部“上云”,也包括企业的一些核⼼数据,⼤量的工业终端设备接⼊云端之后,⼀旦受到攻击,企业的生产过程会受到破坏和干扰,核⼼数据会遭到泄露、窃取。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互联网8⼤应用领域新增安全漏洞2677个,其中制造业新增安全漏洞708个。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核心数据放置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是否安全的问题,担心数据是否会泄露、是否会受到攻击等。安全问题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客户应用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

第四,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认识不足,全面普及难度大。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工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还不清楚、不到位,据调研,多数企业认为工业互联网还只是⼀个“烧钱”的概念,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很难通过工业互联网来大幅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看不到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的长远价值。还有不少企业管理⼈员担心⼀旦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可能会影响到岗位、工作内容的转换等,管理⼈员存在⼀定的抵触⼼理,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带来⼀定阻碍。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解题关键

无论德国、美国,工业互联网都走出了一条特有道路。

德国模式,即以完善的CPS(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从设备的智能化开始,逐步向上延伸到生产线智能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智能化,最终通过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向工业4.0的目标前进。

美国模式,是在基本实现智能制造的垂直配套体系之中,以线下全球协同制造分工布局为基础,打造全球化线上协同制造与协同售后服务平台,继续保持全球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模式,还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模式,都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现状。因为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处于2.0、3.0阶段,要跨到4.0,需要重新再造,改造和使用成本都太高。未来工业互联网,将会有8-10倍消费互联网的市场容量,如果能让基数庞大的中小企业,提高哪怕1%~2%的效率,中国就有希望在国际上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模式,目前最大的痛点是:暂未找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工业互联网以后的最大客户一定是中小企业,因为他们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需求是最大的。大厂很多的零部件都来源于中小企业,如果不解决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问题,就解决不了中国工业的数字化问题。

目前,我国仅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比例则更小。这意味着中小企业既是数字化转型主体,同时也是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工信部表示,至今年年底将为不少于10万家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目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并不理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4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7,按可比口径环比下降0.4点,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这让本就因建设成本过高、投⼊产出效益尚不明确而抗拒工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对于是否应用工业互联网进一步“迟疑”了。

对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中小企业既是“烫手山芋”,也是“香饽饽”。未来率先让中小企业以极低的成本上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许就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头号玩家”,也有可能率先探索出“中国模式”。

浪潮云洲力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大玩家——浪潮云洲,一直在探索中小企业赋能路径。

结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浪潮云洲创新企业敏捷智能化改造模式,在不停工、不停产的情况下,依托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软硬合一的边端设备,支撑实现敏捷改造。

走进西部某企业,智慧车间监控大屏上,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跳动、一目了然。“生产全掌控,一屏览车间”源自一场数字化改造。“不转型,就跟不上了!”该公司董事长说,生产设备接入浪潮云洲工业智能“先锋”一体机,实现联网管理和实时监控,生产管理效率提升15%,订单转化率提高10%。

车间示意图

三色灯虽小,应用价值却不小。通过应用浪潮云洲研发的标识解析智能三色灯,西部某企业2小时完成设备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员成本20%,提高产能效率15%以上。

浪潮云洲标识解析智能三色灯应用于工厂产线

针对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浪潮云洲秉承协同共享理念,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中小企业享受到便捷而实惠的数字化服务。

未来,浪潮云洲将持续赋能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挥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加速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方案”交出“浪潮云洲答卷”。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工业互联网迈向新格局,平台企业需给出“中国方案” 工业互联网 浪潮云洲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583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