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全球科技巨头面临反垄断浪潮,数字税会成为下一个“紧箍咒”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05 19:40:02
导读

2020年已落下帷幕。这一年,全球掀起反垄断新高潮。 在国内,针对大型金融与科技公司的专项监管被提上日程,监管接连出台反垄断政策及多次反垄断表态,预示着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下半年,反垄断事件持续“发酵”,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互联网巨头被罚,阿里巴巴、美团相继被立案...... 反垄断风暴也正

2020年已落下帷幕。这一年,全球掀起反垄断新高潮。

在国内,针对大型金融与科技公司的专项监管被提上日程,监管接连出台反垄断政策及多次反垄断表态,预示着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下半年,反垄断事件持续“发酵”,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互联网巨头被罚,阿里巴巴、美团相继被立案......

反垄断风暴也正在席卷国外。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深陷反垄断调查,同时拆分科技巨头的声音,也时常出现。

此外,数字税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意大利等多国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开始对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

01 从魏则西事件讲起

2016年,“魏则西事件”揭开了百度医疗广告竞价排名的黑暗。

当时,大众对百度的指责,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竞价排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一点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占据的市场份额为66.15%,而在2016年,这一数据超过70%。

事实上,自百度上市以来,有关竞价排名的纠纷和官司接二连三地发生。央视也早在2008年就对百度的竞价排名进行了披露,指出竞价导致虚假医药信息泛滥。同年,百度被全球医药网以反垄断为由诉上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处,申请对百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反垄断调查。这一案件被司法界称为我国"网络领域反垄断第一案"。

时间来到2020年上半年,4月10日,广东餐饮企业集体致函美团,指责其涉嫌垄断定价,要求“取消独家合作等垄断性条款,并减免外卖服务佣金5%以上”。数据显示,美团普遍对大型连锁餐饮和中小型餐饮分别收取了18%、23%的佣金,最高佣金比例为26%;并且还存在“二选一”的霸王条款,即若不与美团独家合作,则佣金从21%提升到26%、配送范围被缩小等等。

进入下半年,社区团购一度火爆,美团、滴滴、拼多多、阿里、腾讯等巨头“入场的入场、加码的加码”。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加剧了业界对垄断问题的担忧。

而2020年国内对垄断开启强监管,可能始于“马云的一番讲话”。10月24日,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了引发巨大争议的言论。自此开始,多项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强监管政策纷纷落地或征求意见,蚂蚁集团也骤然停下了上市的脚步。

2020年双十一前夕,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三部门召集京东、美团、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27家巨头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会议从不得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竞争、自觉维护线上经济竞争秩序等九个方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大对互联网巨头涉嫌垄断的调查和监管。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12月下旬,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出台。

与此同时,相关新闻接踵而来。

12月14日,因违反《反垄断法》,阿里巴巴投资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和丰巢科技合计被罚150万。12月28日,美团因取消支付宝渠道而遭遇反垄断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立案审理。12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作出处罚,三家平台分别被罚50万元。而在2020年以前,几乎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而被公开查处。

在这些新闻中,最值得注意的莫过于阿里巴巴被立案。2020年12月24日,伴随着蚂蚁集团传出再被约谈的消息,阿里巴巴因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消息一出,阿里巴巴股价应声下跌,24日当天,阿里巴巴(9988.HK)港股收盘跌幅8.13%,收报228.2港元,而两个月前阿里港股股价曾达到309.4港元的高点;阿里巴巴(BABA.N)美股收盘跌幅13.34%,收报222美元,股价创2020下半年以来新低,单日市值蒸发超925亿美元。对比10月24日的市值,阿里巴巴美股两个月蒸发了约2380亿美元。

图:阿里巴巴(9988.HK)2020年走势图

图:阿里巴巴(BABA.N)2020年走势图

为止住股价下跌势头,阿里亲自下场托底回购。12月28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增加本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总额,由60亿美元增加至100亿美元。回购计划的有效期为两年(至2022年底),本季度开始执行。

02 谷歌等科技巨头同样深陷反垄断调查

除了国内的科技巨兽们,近年来,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国外科技巨头同样在全球范围内深陷反垄断调查。

据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统计,这些反垄断调查中,谷歌面临27起、亚马逊和苹果面临22起、Facebook面临13起,其中欧盟对谷歌进行反垄断处罚的金额已经累计超过600亿元。

与此同时,拆分科技巨头的声音,也时常出现。

面对这种情况,科技巨头们纷纷企图通过游说加强政府关系,资助研究机构发表对自己有利的研究报告。

据未央网报道,2020年10月,一份泄露的文件显示,游说业在欧洲有增长的苗头,引起了监管机构的警惕。根据欧盟游说活动的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披露,在2020年上半年,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和微软宣布在该方面支出总额为1900万欧元(约2300万美元)的预算,相当于2019全年的支出,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仅为680万欧元。这些公司及其盟友称,它们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官员举行了数百次会议。

这让欧盟监管机构感到担忧:大型科技公司正在促成布鲁塞尔的华盛顿化,让金钱和人脉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03 数字税,下一个“紧箍咒”?

全球反垄断浪潮愈演愈烈之际,数字税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据科技报道,2020年12月30日,法国一位官员表示,法国已恢复向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税。

2019年3月,法国政府出台了数字税,旨在向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征税,以实现财政公平。这项税收的征税对象为全球数字服务营收不低于7.5亿欧元,以及其中至少2500万欧元来自法国的企业,税率为3%。

2020年早些时候,法国同意暂停对Facebook、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作为回应,美国也推迟了对法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时间。不过,上个月底有报道称,法国开始要求美国科技公司支付数字服务税。

此外,包括意大利和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开始征收类似的税收。

在国内,关于数字税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我们要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也表示,近几年来,与平台经济相关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其中还包括数字税等前沿课题。同时,他还提到,对跨国平台企业征收数字税,亦有助于维护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此外,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当下应对数字税收进行总体研究。除了国际数字税收问题,拥有大型科技公司的国家,国内税收的研究应该适时提到议事日程。特别是针对拥有大型科技平台、拥有大型数据平台、拥有巨大消费者流量平台的数字税收研究需要提上日程。

04 2021,反垄断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对中国来讲,“反垄断”已成为2020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互联网、金融、民生等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利剑高悬;同时,反垄断法已列入2021年预安排的重点立法之一,伴随反垄断法律制度体系落地,反垄断也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全球科技巨头面临反垄断浪潮,数字税会成为下一个“紧箍咒”吗?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53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