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我国首次在月球背面发现“天外来客”:月球水之谜有望被解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2 08:54:06
导读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嫦娥四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而嫦娥五号任务更是为人类取回了21世纪的第一批月球样品。据媒体报道,近日,国科研团队发表在《自然-天文》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背面发现“天外来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嫦娥四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而嫦娥五号任务更是为人类取回了21世纪的第一批月球样品。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科研团队发表在《自然-天文》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背面发现“天外来客”。

报道中指出,得益于嫦娥四号巡视器月球车“玉兔二号”装备的全景相机和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能够让科研人员获取超高分辨率的月表影像与高光谱数据。

而在月表巡视的过程中,“玉兔二号”发现了一个小的新鲜撞击坑,并在第9月昼的时候对这个撞击坑进行详细的光谱探测。

研究结果表明,撞击坑中心的疑似“残留物”与坑壁及坑外月壤、岩石碎块的光谱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可能是小型碳质陨石撞击后形成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并且其形成年龄应该距今一百万年以内。

此外,研究还指出,撞击输运过程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水及永久阴影区水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而碳质小行星是小天体中相对比较富含水及挥发分的一类,在撞击过程中其携带的水可能有部分得以保留在月表。

因此,富含挥发分的碳质小行星的撞击或仍为现在的月球提供水源。未来,利用更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测光谱数据,将有可能在月表更多地方发现类似的撞击残留物分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月球水的来源与分布的认识。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我国首次在月球背面发现“天外来客”:月球水之谜有望被解开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3396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