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物联网 » 正文

联电再发涨价函,格芯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晶圆厂仍把握“卖方市场”优势 半导体芯片,联电,格芯,晶圆厂,汽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1 16:08:19
导读

《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此前领跑半导体涨价潮的晶圆代工厂联电日前再次发出涨价函。只不过这一次,涨价动作直指营收占比高的长约大客户。近一年多以来,晶圆代工产能始终处于短缺状态。虽说联电此前已宣布逐季涨价,但由于部分客户去年便已签下年度长约,得以锁定价格“逃过一劫”。如今随着年关将近,联电终于有

《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此前领跑半导体涨价潮的晶圆代工厂联电日前再次发出涨价函。只不过这一次,涨价动作直指营收占比高的长约大客户。

近一年多以来,晶圆代工产能始终处于短缺状态。虽说联电此前已宣布逐季涨价,但由于部分客户去年便已签下年度长约,得以锁定价格“逃过一劫”。

如今随着年关将近,联电终于有机会出手,针对长约客户调涨代工价。

据台湾经济时报今日报道,联电本次涨价对象为28/40nm制程12寸晶圆厂的三大美系客户,后者在公司营收占比超过三成,涨价幅度为8%-12%,新价格将于明年1月生效。

报道并未列出“三大美系客户”具体名称。不过,从联电主要客户名单中,有超威、高通德州仪器英伟达等美国半导体龙头,也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欧洲大厂。

对此,联电昨日也证实,的确将调整部分客户的新年度长约价格。

晶圆厂仍把握“卖方市场”优势

为何联电等晶圆厂涨价如此有底气?

一方面,由于汽车、高性能计算、5G等需求不减,且部分细分领域芯片短缺仍在持续。今年Q3主流代工厂产能依旧满载,明年总体产能扩大幅度则在10%以内,且多数已被锁定。

以联电、格芯(GlobalFoundries)为例,据业内人士今日透露,联电2022年之前的产能已基本“售罄”;外资机构日前预计,格芯明年所有产能已被预定,2023年预定率达94%,明后年77%左右营收都来自长约,规模约100亿美元。

另一方面,之前业内对先进制程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成熟制程产能。据Gartner统计,近两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大幅攀升,但每6美元投资额中,用于成熟制程的却不及1美元。

由此,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联电、格芯等一众主打成熟制程的晶圆代工厂便占有优势。

从中芯、华虹三季报来看,这两大晶圆厂单季营收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华虹业绩表现超过市场预期,公司更称其为“历史上表现最为强劲的一个季度”;中芯国际毛利率也创下历史新高。

缺芯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日经新闻今日报道,截至9月底,瑞萨、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这五大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库存均有所上升,为今年以来首次增长,总库存同比增长0.7%。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汽车缺芯“已经结束”,车企谋划着弥补Q3减产,车用芯片需求依旧维持在高档。恩智浦日前就表示,公司库存需要多个季度才能恢复至正常水位。

此外,高端模拟、显示驱动、MCU、图像芯片等市场芯片供应也还是捉襟见肘。据中芯国际本月透露,这些领域本土产品市场产能缺口仍然巨大,各节点新增产能一经释放,即被迅速填满。

而上述细分产业的芯片大多离不开成熟制程。

需求热度不减的情况下,格芯美股周一收涨4.83%,盘中创下历史新高;华虹半导体港股今日盘中最高涨幅超8%,截至发稿,股价上涨5.16%。

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

半导体芯片联电格芯晶圆厂汽车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联电再发涨价函,格芯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晶圆厂仍把握“卖方市场”优势 半导体芯片,联电,格芯,晶圆厂,汽车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339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