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AI » 正文

中国信通院果敢:以人民为中心务实支撑数字化转型 信通院 数字化转型 大数据 AI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1 16:25:37
导读

消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各行业全面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工信部近年来持续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产业支撑,深入推广行业应用,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数字化应用,推进跨界创

消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各行业全面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工信部近年来持续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产业支撑,深入推广行业应用,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数字化应用,推进跨界创新和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在长期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也进行了独立思考并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服务。

一、数字化转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的。创新的需求来源于人民,发展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民。当前,产业数字化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是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移动APP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也成为备受关切的焦点问题。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承担了工信部移动APP隐私检测支撑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实验室依托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检测手段自动化,大幅提升检测效率。目前已完成APP检测数量百万以上,为年内完成既定180万款APP检测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数据隐私安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面临因无法正常使用智能终端设备而影响日常生活的窘境;实验室积极推进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率先构建标准体系,支撑“银杏”标识体系建设,全力支撑向老年人提供更友好的交互方式和更智能的适老化终端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信息无障碍方面的研究积累与技术能力优势,积极开展标准、法规、测试测评等全链条工作与服务,不断丰富面向一老一小服务的内容,例如针对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保护方面;实验室还助力关系民生的“卡脖子”技术攻关,建立自主移动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和集成电路设计研发测试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二、数字化转型要急企业所急,做企业所需

我国制造业规模虽处于全球第一,但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企业信息化需求和信息技术供给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依靠多年技术积累和行业服务经验,协助企业与信息技术提供商对接,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努力构建工业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间的桥梁,帮助企业跨越“数字鸿沟”。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先后与国家能源中心合作完成能源监测终端关键技术与测试方法研究和示范验证环境构建,与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合作开展智慧环卫行业转型发展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和产品测评,并依托AI和视频终端领域研究积累,联合算法提供商,在山东和江苏多地为能源化工行业提供人员安全监控数字化方案,提升了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以支撑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双碳研究为契机,落地绿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案例,探索信息技术赋能绿色发展新路径;对接传统医疗器械和试剂企业从“大数据制造”向“制造大数据”转型需求,开发了医学图像人工智能分析方案,极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并积极开展数据合规性评价,助力医疗数据的安全流转,为企业向健康管理和保险等领域业务延伸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作为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长期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试验验证、标准制订和技术推广等工作。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创新型数字化转型实验室的目标,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两个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一是重视数据平台及其数据承载作用,建设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公共服务平台、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为行业治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也建立了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可视化;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检测行业赋能,依托AI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了基于机器手臂的OTA检测系统,自动识别多协议的快充协议测试仪,显著提高了测试效率;三是加强对新业态新场景的研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座舱)、融合短距和工业APP等方面研究,同时向核电、互联网广告等新领域拓展服务、共建生态、合作共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国信通院果敢:以人民为中心务实支撑数字化转型 信通院 数字化转型 大数据 AI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270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