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美团七年扶贫样本:马背上的少年,成今日骑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2 11:24:22
导读

“从前我是马背上的骑士,现在我是电瓶车上的骑士。”今年22岁的易丛斌从小在贵州省晴隆县战马村的马背上长大,该县位于黔西南,是贵州省9个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走出大山”的种子一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初中毕业后易丛斌真的走出了大山,辗转于福建、深圳、青岛等东部沿海各大城市务工。虽然收入比留在家里务农

“从前我是马背上的骑士,现在我是电瓶车上的骑士。”

今年22岁的易丛斌从小在贵州省晴隆县战马村的马背上长大,该县位于黔西南,是贵州省9个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走出大山”的种子一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初中毕业后易丛斌真的走出了大山,辗转于福建、深圳、青岛等东部沿海各大城市务工。虽然收入比留在家里务农多一些,但心中始终怀着对爷爷奶奶和爸爸割舍不下的牵挂,回家的心愿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我喜欢小时候在马背上飞驰的感觉。”人生的第21个年头,易丛斌最终选择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贵阳,他又做回了那个喜欢自由的少年。而这一次,他的坐骑从马变成了电瓶车。

今年3月,他加入了美团骑手的队伍,第一个月就获得了近六千元的收入,最高时甚至超过九千元。而BOSS直聘此前发布的《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贵阳市城市白领平均招聘月薪为6925元。

超预期的收入回报,让他的心逐渐安定下来。与易丛斌有着类似经历的年轻人不计其数。《美团扶贫报告2020》透露,自2013年至2020年8月底,已累计有931.3万骑手通过美团实现就业增收。经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比对,其中吸纳了54.5万名国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目前绝大多数已实现脱贫。

“把我这个档注销吧”

“刚回到贵阳工作的时候,我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孩子有时候想我了会哭闹,我们也会打开视频聊一聊。”易丛斌透露,如今已经把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接到贵阳一起生活。做骑手虽然辛苦,但时间相对自由,回老家也只要不到4小时,最重要的是,这份在爷爷眼中“稳定”的工作,还有着不错的收入。

在他看来,脱贫成为了一件并不难的事情。与此同时,他的经历,也感染了村子里的年轻人。留在晴隆县本地的村民也不想被贫困的生活捆绑,2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金鹏总盼着“把我这个档消了吧”。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该县还有11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尽管晴隆县生态环境秀美,人文底蕴厚重,却留不住年轻人的心。为了赚钱,他外出打工十年,做过深圳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做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保安……但在今年6月份回来了。2020年初,有朋友介绍郑金鹏去做美团骑手,郑金鹏有些疑虑,“晴隆这么大点地方,会有这么多外卖吗?”

没想到,在晴隆县里上班第一天,郑金鹏就接到40余单,单日收入超过百元。他完全没料到,县城里这么多商家开通了外卖服务。三年间,晴隆县上线美团平台的商家从28家上升到了168家。

商家上平台,需要配送骑手的配合。今年上半年,晴隆县里的骑手人数一度逼近40,基本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两年前这个数字趋近于零。出于提高效率和增加骑手收入,晴隆县今年把美团站点从1个增加到2个,2个站点加起来每月能完成3万余单。

郑金鹏7月份完成了1700多单,当月收入8000余元,这是他十年来拿到的最高月收入。“我现在每周都能回家看望70多岁的父亲”,郑金鹏内心踏实多了,“不去大城市了,还是家乡好。”

平台成扶贫新力量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就业是最有效的扶贫。骑手工作的技能门槛相对较低,灵活性强,能在较短时间里提高收入水平,容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为此,今年6月,美团继续升级扶贫举措“新起点在县”,面向贫困县继续提供20万就近就业岗位,并通过数字化在县、旅游在县、培训在县、公益在县等方式,多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 10月17日,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美团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点下,新经济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动能,尤其值得关注。

疫情以来,美团面向贫困县开通骑手招募专线,截至8月底,2020年平台新增骑手达212万人,其中13.7万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岁的李松来自云南省镇雄县,曾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昆明做外卖小哥两年多,今年已成功脱贫。

2020年,他把两个同乡也带出大山,来昆明做了骑手。他说,骑手这份工作多劳多得,又能照顾到家庭,现在他平均月收入超过8000元。“今年就可以把债务还清,妈妈的手术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个人命运的改变,离不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已全部在美团平台实现线上化。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52个未摘帽贫困县通过近103万笔订单实现了超过4000万元的线上交易额。

不过,扶贫贵在可持续,只有与业务形成紧密的耦合关系,才能推动项目顺利运转。媒体评论员洪弘认为,美团在扶贫脱贫上的创新,更在于其将数据平台的终端铺向贫困地区,让贫困户和贫困地区搭上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以多元的平台生态及业务板块对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进行“流量扶持”“平台扶贫”……这种创新,为数字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场”后的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借鉴。

未来,只有将业务的势能转化为扶贫的动能,才能带动一个个马背上的少年,走出大山,找到人生的新航向。

(作者:孟怀 )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美团七年扶贫样本:马背上的少年,成今日骑手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25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