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让先进理论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29 15:20:31
导读

让先进理论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通讯员 任佳伟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家国情怀,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讲好马克思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培养出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坚实。”11

让先进理论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通讯员 任佳伟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家国情怀,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讲好马克思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培养出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坚实。”11月23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琳走进思政课堂,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生座谈交流。

  “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走向成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也坚决不能‘躺平’……”听完宣讲,该校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添宇感慨不已。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抓住关注点、激发兴趣点、找准结合点,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等教育形式,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好,让先进理论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启发式课堂受欢迎

  “在电影《长津湖》中,‘雷公’将标记弹运离人群,引来敌机的轰炸,壮烈牺牲前嘴边还哼着‘谁不说俺家乡好’。”“在《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昂首回道: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将优秀红色影视作品融入课堂的案例式教学,是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研室集中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通过把红色历史更鲜活、更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共鸣。

  思政课教师还围绕课程内容开展体验式教学,推荐红色地标,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感受真实的党史故事,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思政课要讲‘理’,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力、魅力、活力、生命力,为学生廓清思想迷雾,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找准奋斗方向,但理论讲授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切入。”从事近40年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李庆华教授说。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才能更好地设计每一堂课。在刚刚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线下课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当讲到“伟大中国精神”一章,教师王晓华引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是如何彰显‘四个伟大’精神”这一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分享与感受抗疫斗争中身边人、身边事的同时,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把基本原理变为生动道理,把根本方法变为管用办法,在不断地启发、思考、释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王晓华道出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

  哈尔滨理工大学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构建“三维”立体化的思政课话语体系,讲清百年党史的“红色密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探索出课堂教学、在线课程、特色课堂、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推进教学与科研、课程与思政一体化,培育品牌思政课。

  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

  “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我系任善之老师带领团队苦心钻研,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BQH-20型乏燃料储运球铁容器,解决了多项国家急需,在耄耋之年,仍始终坚守在铸铁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在“金属学原理”课堂上,康福伟教授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讲述着“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老教师任善之的故事,“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前提是要把专业基础学扎实”。

  “1+1/2+……1/n+……,调和级数的部分和序列递增的速度很慢,但n趋近于无穷时,调和级数可以达到无穷大,这种‘韧劲和坚守’是获得成功的秘诀,老校长王大珩身上就体现着这样的精神品质。”罗来珍教授在“高等数学”课上设计的“每课一位科学家”环节,成为学生课上最喜爱的环节之一。

  在复杂系统优化控制与智能分析省级重点实验室,师生围坐在一起开展讨论,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胡军教授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在国外留学7年,我加倍努力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多次婉拒了国外大学和企业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迫切地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母校继续任教,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家。”

  “老师总是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教导我们如何去学、为谁研究、为谁奋斗。”在胡军的影响下,2017级研究生刘天琪毕业后坚持回到内蒙古边疆地区服务基础教育。研究生杨昱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毕业后扎根基层,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

  哈尔滨理工大学全面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把握教育规律和课程思政内涵,提升教育质量、建好课程载体、提炼育人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2021年3月,全国首家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学术组织“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联盟”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成立,旨在构建龙江高校研究生思政育人协同机制和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平台。

  教研并举、卓育人才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石榴籽”工作室,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自行组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团,利用假期返乡时间,走向田间地头,向身边人宣讲讲话精神,宣讲党的好政策,畅谈家乡变化。

  “有党的好政策,我才有机会来哈尔滨上大学,我要将自己在求学过程中的切身感受、成长历程讲给家乡的孩子们听,传递社会、学校和老师给予我们的温暖和力量,让更多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维吾尔族学生祖拉兰·依沙克说。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传承8年的信念。在陕西省长武县的三所小学,这群活跃着的“小小园丁”,白天为孩子们授课,晚上则推进“松果计划”“微光计划”“七彩课堂”“图书漂流”等支教项目,支教团成员的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的“求转发”“求扩散”,都是为了给留守儿童募集更多的爱心帮助。

  8年来,支教团为当地小学募集价值3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团队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松果计划”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近年来,学校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道德模范群体等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学校深入开展“三全育人”评选和表彰,完善立德树人荣誉表彰激励体系,打造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要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任务,秉承老校长王大珩先生‘教研并举、卓育人才’‘崇尚实践、亦能亦德’的办学理念,让科学家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品质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刘侠强调。

  《光明日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让先进理论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链接:http://www.esxun.cn/news/626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